2016年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夺冠之路:铁血精神与逆袭传奇全回顾

admin 7817

绝境中的王者归来

2016年8月21日的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馆,当惠若琪的最后一记探头球重重砸在塞尔维亚队场地时,整个中国沸腾了。这支赛前不被看好的中国女排,在郎平指导的带领下,以3:1的比分完成史诗级逆转,时隔12年再度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

小组赛的至暗时刻

谁还记得这支冠军队伍在小组赛阶段曾遭遇的困境?2胜3负的惨淡战绩让她们仅以小组第四惊险晋级。对阵荷兰时朱婷狂砍33分仍难救主,与塞尔维亚的交手更是暴露出一传体系的致命漏洞。当时国内媒体甚至用"女排精神已死"这样的标题来质疑队伍。

"输球可以,但不能输人。只要比赛没结束,我们就有翻盘的可能。"——郎平在淘汰赛前的更衣室讲话

淘汰赛的惊天逆转

八强战面对东道主巴西,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现场两万观众狂嘘的情况下,硬是靠着朱婷的强攻徐云丽的拦网实现逆转。半决赛对阵荷兰,张常宁在第四局关键时刻连续发球得分,将比赛拖入决胜局。而决赛中,当塞尔维亚队第二局以25:17大比分取胜时,郎平果断变阵,启用魏秋月稳定二传节奏,最终连扳三局完成绝杀。

关键球员 场均得分 决胜作用
朱婷 21.3分 决赛独得25分
惠若琪 12.8分 决赛关键探头球

新时代的女排精神

这届奥运会最动人的不是金牌本身,而是姑娘们展现的永不言弃。队长惠若琪带着心脏手术后尚未完全恢复的身体打满全场,自由人林莉在救球时多次撞上广告牌,二传魏秋月拖着半月板损伤的膝盖坚持组织进攻。当颁奖仪式上国歌响起时,镜头捕捉到郎平指导眼角闪烁的泪光——这是对"女排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本文作者系前《体坛周报》排球专项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