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两支NBA球队,曾经共用一座球馆、共享一片球迷、甚至共享一块地板。没错,说的正是洛杉矶——NBA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让两支球队天天同居”的城市。
湖人与快船,为何能同时扎根于这座西海岸的阳光之都?洛杉矶,真的需要两支球队吗?
别急,这背后不仅有历史的偶然,还有商业的必然,更有一丝NBA运营的深谋远虑。
一、湖人:搬家冠军队,西海岸的先来者
先说湖人,他们不是洛杉矶的“原住民”,而是地地道道的“搬迁户”。
起点是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1947年成立),因“千湖之州”得名。
1960年,为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多的商业资源,球队西迁至洛杉矶。
当时的洛杉矶还没有NFL,也没有MLB的全国强队,湖人成了当地体坛的新宠。更重要的是,湖人搬来之后没多久就开始赢球——从1972年的第一个洛杉矶冠军,到80年代魔术师带领Showtime时代,直到科比-奥尼尔、再到科比-加索尔时代、再到勒布朗戴维斯,湖人已经拿下17座总冠军。
湖人在洛杉矶,不仅是体育队伍,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
二、快船:流浪多年,终于在洛杉矶“落户”
快船的故事就坎坷多了。
起初叫布法罗勇敢者队(Buffalo Braves),1970年加入NBA;
1978年搬到圣地亚哥,改名圣地亚哥快船(San Diego Clippers);
1984年搬至洛杉矶,成为洛杉矶快船(Los Angeles Clippers)。
说白了,快船是“二房东”搬进来了。当年NBA也没禁止两支球队共用城市,于是快船就这样安静地“住”进了湖人家隔壁——甚至连斯台普斯中心(现称Crypto.com Arena)都得和湖人共享!
展开全文
搬过来容易,留下来难。快船初来乍到时连年垫底,甚至被称为“联盟耻辱”,老板唐纳德·斯特林被认为是吝啬到极致的存在。
但洛杉矶市场太大了——媒体曝光多,赞助资源丰富,球员也愿意来!
三、洛杉矶容得下两队?不仅可以,还很赚钱!
别以为两队抢一个城市会“你死我活”,在NBA的商业逻辑里,这样的配置,简直是双赢。
洛杉矶是全美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纽约,人口超千万,庞大的球迷基础足以供养两支队伍。
南加州的娱乐产业、科技产业、媒体资源高度集中,球队容易拿到大赞助和高曝光。
电视转播权、门票收入、衍生周边市场巨大,两队共享主场不但省成本,还强化了“德比氛围”。
试想一下,每年湖人对快船的“同城德比”,从科比PK布兰登·戴维斯,到勒布朗硬刚莱昂纳德,哪场不是座无虚席?NBA想要市场扩张,却又不想新建球队冒风险,“让强市双球队”成了最稳妥的做法。
四、文化差异:湖人是王朝,快船是“反骨”
别看同城共馆,湖人与快船在文化气质上却截然不同。
湖人代表“王朝”“荣耀”“巨星光环”,从贾巴尔到科比到詹姆斯,从来不缺话题和冠军;
快船则更像“奋斗型”“屌丝逆袭”的代表,从被看不起到成为季后赛劲旅,靠的是一步步积累与重建。
这种强烈反差,反而让球迷的身份更鲜明——你支持湖人,是想追随传统豪门;你挺快船,可能是个“叛逆者”,想看旧王被推翻。
而这种张力,才是洛杉矶篮球故事真正精彩的地方。
五、未来:一山真的能容二虎吗?鲍尔默正在“拆家”
再牛的室友,终究也要分家。
快船老板史蒂夫·鲍尔默(微软前CEO),已经砸下数十亿美元,已经在英格伍德建好属于快船自己的新球馆——Intuit Dome。
快船将于2024-25赛季起正式搬出湖人主场,意味着两支球队将彻底分道扬镳。但不变的是:他们依然会在洛杉矶这座城市,为谁才是“真正的LA之王”继续争斗下去。
六、洛杉矶不是养不起两队,而是足够大,能玩得起争霸
湖人是金光闪闪的王冠,快船是摩拳擦掌的挑战者。一座城市,两种文化,两支球队共存近40年,从未真正“相杀”,但一直“相争”。
这正是NBA联盟最精妙的运营成果之一——在最大的舞台上,上演最戏剧的对决。
洛杉矶,真的需要两支NBA球队。因为,一支球队讲的是篮球;两支球队讲的,是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