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牌项目继续领跑
青岛是知名的“足球之城”、“田径之乡”,也是中国的“帆船之都”,同时还拥有着一支在顶级联赛打拼的篮球队以及一支三次问鼎羽超联赛冠军的羽毛球队。在这些代表城市品牌的金牌项目上,青岛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山东龙头。
其中,男子足球队力压中超球队鲁能的梯队,时隔12年再度实现甲乙组双冠王,女子足球拿到一个亚军一个季军,“足球城”四支足球队齐放光彩。在篮球方面青岛男甲、男乙、女甲、女乙四支队伍夺下了两冠两亚的成绩,比起上届省运会有了质的提高,尤其是男子甲组力压济南豪取冠军非常振奋人心。
田径队夺得36金29银20铜,占田径项目金牌总数的近40%,值得一提的是4×100米接力和4×400米接力八个组别中,青岛八支队伍包揽了接力金牌,霸气实力冠绝全省,不负“田径之乡”的美誉。
“帆船之都”的帆船队包揽了本届省运会全部12枚金牌,创造了历史最佳战绩。羽毛球队在团体项目上夺得了省运会全部8枚金牌中的4枚,还拿到两银两铜,几乎所有团体参赛队员全部打进前三名。青岛用这些优势项目的绝对优势捍卫了城市体育名片。
射击游泳举重创最佳战绩
传统优势项目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固然令人欣喜,更令人感动的是在本届省运会上,青岛一些原本不是全省龙头、或者一度出现下滑的项目也绽放出新的气象。
青岛游泳队是本届省运会上给青岛带来最多惊喜的军团之一,他们一举夺下23金15银12铜,金牌数、奖牌数、团体总分均傲视群雄,并且创造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省运会上的最好成绩。
其中就读于青岛嘉峪关学校的12岁青岛男孩侯淏天在本届省运会一共摘得五枚金牌,12岁的他身高已达1米87,很有“小孙杨”的风范。赵熠童在女子甲B组中独领风骚,四度登上最高领奖台。希望之星的出现让“游泳之乡”焕发新的光彩。射击项目上,青岛市在步手枪和飞碟项目上均有突破,共夺得13金8银13铜,金牌数创青岛市羽毛球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建立以来省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原本不是山东龙头的青岛射击队一下子成为山东老大。举重一直是青岛的弱项,但是在本届省运会上青岛举重队拿到了8枚金牌,取得了历届省运会最好成绩。击剑在此前只能说是青岛的潜在优势项目,并没有绝对把握,但是本届省运会青岛击剑健儿敢拼敢打,一举夺下7金5银4铜,金牌数位居全省第一。
网球跳水等项目仍较弱
尽管青岛代表团总体在本届省运会上表现抢眼,但是仍有一些项目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比如网球,青岛在所有网球项目上仅仅拿到了女子乙组双打亚军,个人项目几乎全都没能打进前四,和济南在网球项目独得9金相比,青岛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在铁人三项项目中,青岛没有取得任何成绩。在跳水项目中,青岛代表队有金牌入账,但是派出参赛的人数并不多,导致在全省横向对比成绩并不算突出。当然,这也和跳水项目在青岛开展较晚有关,2010年以前青岛没有跳水训练场地,跳水队都委托在省里训练。还有此前青岛的拳头项目拳击,历届省运会青岛拳击都是夺金大户,但是随着省内其他区市不断加大投入和训练力度,水平不断攀升,青岛的优势地位受到冲击。
正如山东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军鸣所说,“现在很多项目的情况是全省都在重视,都在加大力度,谁肯下功夫谁就进步快,尽管弱队和传统强队之间差距依然存在,但是差距在不断缩小,不少区市已经以黑马之姿蚕食强队的优势了。”
省运闭幕体育社会效益双丰收
伴随着省运会会旗从青岛交接到日照代表手中,省运会主题曲《青春与骄傲》唱响在青岛市民健身中心,第24届省运会正式落下帷幕。
在山东省体育局副局长隋拥军看来,这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山东省运会,他介绍说:“本届省运会田径项目有94人次达到或超过一级运动员成绩,644人次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游泳有85人次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24人次达全国冠军赛参赛标准;射击有22人次达到全国青少年比赛前三名的成绩;有124人通过跨项选材,进入国家集训队。”
除了体育效益,本届省运会也给青岛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省运之前,青岛体育场馆档次在全省居于中上水平;而在投资60亿新建了一批场馆之后,现在青岛体育场馆居于全国领先水平。“数据显示,来青岛参加本届省运会的运动员、裁判员、媒体、志愿者就达到2.6万人,青岛近百家餐饮宾馆客满,收入赚得盆满钵满。青岛对大型赛事的接待能力也得到考验,城市形象和城市美誉度不断提升。”纪高尚评价说。
文/半岛记者 邢成博 图/高新区宣推办提供
微信编辑 胡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