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地1、平坦、无障碍,最小80.77米〔女子83.82米〔男子。2――19.81米;投球距离—15.24米,其余均14.0228.02米。二、设备112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男子慢投垒球竞赛。红色缝线的12英寸垒球〔.47或以下除有ISF标记外,还须有MSP0.47的标记。红色缝线的11英寸垒球〔.47,用于全部成年女子、混合队和女青少年慢投。許标记外,还须有GWSP.47的标记。以下为标准用球:球 缝线最小尺寸最大尺寸最小重量最大重量标记12英寸白色30.2cm30.8cm178.0g198.4gISF12英寸红色30.2cm30.8cm178.0g198.4gISFMSP.4711英寸红色27.6cm28.3cm166.5g173.6gISFGWSP.472、护具/护面:青少年接手必需戴护面和帽盔。建议成人慢投使用护面;女子接手可穿护胸。三、队员和替补队员1、队员10名队员:内场手6名,分别是1号位〔投手2号位〔捕手或称接手3号位1垒手4号位2垒手;5号位3垒手6号位〔游击手。外场手为4名;7号位〔左外场手8号位〔中左外场手9号位〔场手10号位〔右外场手。2、承受特定队员〔EP-特定击球员〕的慢投:11名队员。增加一名列在上场队员名单上的EP。3、特定队员EPa、EP可选用。一旦承受,必需在竞赛开头前告知,按击球次序列在名单上,而且全场使用。b、EP在整场竞赛中必需按原次序击球。c、如使用EP1110名队员进展防守。防守位置可以转变,但击球次序不能变〔EP可参与防守〕dEP可随时被替换,替换EP的队员必需是一名尚未参与该场竞赛的队员。4、再进场。除DHEP外,任何开场队员均可被替换下场后再次进场。5、替补队员可替换名单上的队员。6、开局投手在一局内被指导员两次指示则须调离投手位置,再进场时,不得担当投手。7、不合法投手:被警告一次后投球仍超速,被裁判调离投手位置的队员,再次担当投手。1、正式竞赛每场七局。2〔慢投〕投球:一只或两只脚踏板。投球过程中,轴心脚必需踏在投手板上。完全静止,一只或两只手在体前握球,面对击球员。上述姿势保持1—10秒,开头起动投球。此时,接手必需预备好接球。3、静止前可用任何预摇摆作。静止后,一经起动,即为投球动作开头,并非必需伸踏。假设伸踏,则可向前、向后、向侧伸踏,只要轴心脚与投手板接触,而且伸踏与投球出手同时。4、下手投球为合法投球。a、球速适当。球速由裁判推断。对超速者,裁判要提出警告。被警告后仍如此,则判其调离投手位置。b、手低于臀部。c、投球必需有弧度,其最高点距地面不低于1.81米,不高3.65米。d、球被击出或到达本垒前,接手必需在接手区内。e、除三击不中或接手传杀外,接手必需直接把球传回投手。f、接球后或裁判宣布“竞赛开头”或“连续竞赛”10秒内,投手必需把球投出。罚则:4e3f:判一球。5、投手可用任何预摇摆作,只要:a、做了投球动作就把球投出。b、预摆为连续动作。c、不得中途停顿或转变前摇摆作。d、投球臂第一次经体侧向前摆时,马上球向本垒投出。e、球出手后,不连续做预摇摆作。6、投球手和手指上,不得有任何异物。7、守场员不得阻拦击球员视线,或有意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扰乱击球员,球不必投出,即判违反者离场。8、投手不得在投球位置一脚踏板向垒上传球。注:可向后撤板。向前、向侧撤板为不合法投球。9、击球员未预备好,或因前次击球失去平衡,投手不得快速投球。罚则:第—9条为不合法投球〔除第3条f已另有说明〔不送垒〕例外:如击球员打了不合法投出的球,判一击,对该不合法投球不予判罚。如击球员击了球,则为连续竞赛局面。如不合法投球在申诉局面时,则取消申诉。注:对不合法投球要马上宣判。如为司垒裁判判定,则必需让最近的守场员听到,同时要做延迟死球局面的手势。队员没有听到,不取消不合法投球。10a、暂停时投球。b、跑垒员离垒过早〔球被击出或到达本垒前离垒。c、界外球,跑垒员尚未返回即投球时。成死球。d、预摆或后摆时,球从手中失落。10a—d。成死球。由该投球而产生的一切后果均无效。e、队员、领队、教练不得在竞赛进展中要求暂停,或用其它的言语,企图造成投手不合法投球。10e:判投球无效。给犯规队以警告。再犯,则罚离场。11、一局内,对同一名投手只能有一次“指示”即告完毕。注:领队、教练在座席通知换人,不作为“指示”,但换人时跨过垒线除外。12A、遇以下状况判一击:a、投来的球,在落地前进入好球区,击球员未挥棒时。b、挥击未中。〔慢投A-、b〕不能被击球员合法挥击,如投球触地或本垒板前被击球员挥击未中,仍为一击。罚则:a和b:成死球局面。c、擦棒球。罚则:A-c:如为第3击,则击球员出局。任一击时均为死球。B、遇以下状况判一球:a、坏球未被挥击。b、不合法投球。罚则:B-a、b:成死球。跑垒员不得进垒。c、投出的球在好球区外击中击球员。d、接手未马上将球传回给投手〔-4-e10秒内将球投出。f、超过规定次数的试投〔在每局开头或替补投手时,投手可在不超过一分钟与接手或其它队员做不超过三次试投〕〔~:成死球。跑垒员不得进垒。C〔除正常出局状况外〕a、三击不中,包括二击后击出未被接住的界外球。b、击球员触击或砍击〔击球员挥棒向下砍击,使球高高弹起,无随挥,为砍击球〕13A、击球员成为击跑员a、击出界内球时。b、击出的界内球在界外触及裁判员的身体或衣服时。c、四坏球时罚则:13-c:成死球。跑垒员不得进垒,被迫进垒除外。如投手有意保送击球员,可以告知司球裁判,裁判员即判击球员上一垒。如有意保送两名击球员,则须待第一人到达一垒后,才能保送其次人上垒。注:送垒必需按挨次执行,不能二人同时上垒。Ba、击球员得四坏球而跑垒员被迫进垒时。罚则:B-a:成死球。Ca、偷垒。投手投出的球没有被挥击时,在任何状况下都不得偷垒。跑垒员必需退回原垒.罚则:C-a:跑垒员可以在投出的球被挥击或到达本垒时离垒,但球未被击出时必需马上回垒。Da、二出局前,一垒、一二垒、一二三垒有跑垒员,守场员有意失接在一般状况下可能接到的内场腾空球〔包括平直球。注:对一弹球,不视为有意失接。Ea、投球未到达本垒跑垒员即已离垒时。罚则:击出的界内球,在穿过内场手〔不包括投手〕之前击中离开垒位的跑垒员时〔裁判员认为无其它内场手能进展传杀时除外〕或者跑垒员有意踢碰内场手漏接的球时:成死球。投球无效,跑垒员出局。14—连续竞赛。A、死球:a、击球员触及或砍击时。b、跑垒员在投球到达本垒前离垒时。c、在每一击或一球后。B连续竞赛:a、击球员击出球后和传杀时。包括其后的申诉局面。b、连续竞赛局面,保持到队员持球在内场地区,裁判员认为全部的传杀均已停顿并宣布暂停时为止。留意:慢投垒球好球区:本垒板上方空间任何一局部,高度以击球员击球时自然站立的姿势为标准,低于其后面的肩部、高于其膝部。--baseball一种态度是@ 一种执着一丝信念专业术语解释变造球棒(ALTEREDBAT):即是合法球棒之棒体被改造。例如金属球棒使用木质握柄、或使用异质胶带握柄、或插入其他物质於球棒内、或握柄部卷贴两层以上的胶带,或涂漆於球棒,但标记於棒头或底部除外。假设仅另外更换合法的握柄套,则不在此限。但“牵牛花状或圆锥形“的握柄头,亦视为变造球棒。申诉(APPEALPLAY):即是在竞赛中或死球时,裁判员未承受防守球员、指导(COACH)或教练(MANAGER)恳求前,不得作出判决。惟申诉必需在投手投出次一球之前提出,无论其投球合法与否。假设在攻守交换或竞赛完毕全部防守队员离开界内区时提出,则不予承受。假设是防守球员提出申诉时,其必侍在内野区。四坏上垒(BASEONBALLS):即是击球员获得四个壤球时,裁判员赐予击球员安全进至一垒。注:(慢式)假设投手有意投四坏球时,仅告知司球裁判即可。不必投球就可以保送击球员上一垒。垒道(BASEPATH)1公尺(3)的假想路线区域。跑垒员(BASERUNNER):即是进攻队之球员,在完成打击後,且安全进至一垒的球员。击出之球(BATTEDBALL):即是投出之球触着球棒,或被球棒击中之後,无论落在界内区或界外区者。其无意之击球亦同。击球区(BATTER”SBOX):即是限制击球员的打击区域,击球员在该区内得意图帮助队友得分,其区域的边线亦包括在内。在投球之前,击球员之双足必需完全在击球区线之内。击跑员(BATTER-BASERUNNER):即是球员在完成打击之後,尚未到达一垒,亦未被判出局的球员。打击挨次(BATTINGORDER):即是进攻队正式上场竞赛的球员名单,其球员必需依此挨次上场打击,且名单上必需记载各球员的防守位置及球衣号码。障碍球(BLOCKEDBALL):即是击出或传出之球,被未参与竞赛的人触着、挡住、抓住或触着非正式竞赛用具;或非竞赛球场之任何物体。触击(BUNT):即是击球员不挥棒击球,使击出之球缓慢的滚动於内野区域。接住球(CATCH):即是防守球员用手掌或手套,合法的接住击出或传出之球。假设用手臂抱或用身体与球衣的部份,保持球不落地,则非接住球,必需待球被握在手掌或手套内为止。假设防守球员接着之瞬间直接碰撞其他球员或围栏或使球落地时,即非接住球。反之,防守球员确实持球一段时间,然後无意或有意的使球离手,抑是传球时落球,则均为接住球。注:但凡正飞球触着防守球员以外的人或物时,均视与触着球场论。捕手区(CATCHER”SBOX):即是捕手必需位於该区域内至:a.(快式)投手投出球。其区域之边线亦包括在内。b.(慢式)投出之球被击中、触着球场、本垒板或抵达捕手区。其区域之边线亦包括在内。面授机宜(CHARGEDCONFERENCE):即当以下状况均可:防守队的面授:防守队得以任何理由要求竞赛暂停,裁判员允许防守队之代表(非上场球员)进入球场,赐予投手任何之授意(经其他球员转达亦是)。当防守队之代表进入球场,更换投手时,则非“面授机宜“。假设是进攻队要求“面授机宜“,则防守队亦可乘机面授,但是时间不得超过进攻队所用之时间。注:假设教练从球员席出来,告知门性替补投手,则此为更换投手。更换之後,教练未到投手位置,则不视为“面授机宜“。进攻队的面授:进攻队要求竞赛暂停,其球队教练或球队代表得允许授意予击球员或跑垒员。进攻队的投手上垒後,恳求穿外套,或利用防守队的面授时,不视为“进攻队的面授“。假设防守队要求“面授机宜“时,进攻队亦可面授,但是时间不得超过防守队所用之时间。参照规章五之9。砍击球(CHOPPEDBALL):(慢式)即是击球员持棒由上往下切击,使击出之球反弹得很高。垒指导员(COACH):即是进攻队之人员於指导区内,指导其队友之打击和跑垒。并允许各区一位指导员进入指导区内,同时为了记录,仅可携带纪录簿、铅笔及计球器。死球(DEADBALL):即是竞赛中之停顿球,必需待投手持球於投手圈内司球 门行�告“开头竞赛“为止。防守队(DEFENSIVETEAM):即是在球场上防守的球队。垒包移位(DISLODGEDBASE):即是离开其原定位置的垒包。双杀行为(DOUBLEPLAY):即是防守队连续合法的刺杀两名进攻的球员出局。界内球(FAIRBALL):即是击出之球为:停留於本垒至一垒、或本垒至叁垒之间的界内区时。b.由界内区反弹过一、叁垒包之上空或其後方界内区时。c.触着一、二、叁之垒包时。d.触着界内区线之裁判员或球员的身体或其衣服时。e.最初落於一、叁垒包後之界内区时。f.直接飞越过界内区之外野围栏时。注:界内飞球是依据接触球点和界限,包括界限的关系位置来判定,而非依据接球者之身体位於界内或界外而定。其与球最初落於界内或是界外均无关,只要在界外区上无触着非球场之物体即可,否则均判为界内球。界内区(FAIRTERRITORY):即是由本垒沿一、叁垒两界限之间,至竞赛球场之远端围栏的空间,并包括两条界限,均为竞赛球场之界内区域。假触杀(FAKETAG):即是防守球员无持球或未迎接球,而阻碍跑垒员的进垒或返垒的行为。防守球员(FIELDER):即是在球场上防守的任何球员。飞球(FLYBALL):即是为击出在空中飞行尚未落地之球。封杀出局(FORCE-OUT):即是击球员成为跑垒员时,造成击跑员或前位跑垒员丧失跑垒的权利,而刺杀出局者。界外球(FOULBALL):即是击出之球为:停留於本垒至一垒,或本垒至叁垒之间的界外区时。b.由一、叁垒包之前反弹至界外区时。c.最初落於一、叁垒包之後的界外区时。d.触着界外区上之裁判员或球员的身体、衣服或任何球场上之异物时。e.触着击球区内之击球员,或其手持之球棒时。注:界外飞球是依据接触球点和界限,包括界限的关系位置来判定,并非依据接球员之身体位於界内或界外而定。擦棒球(FOULTIP):即是击出之球为:a.球擦过球棒之後直接被捕手接住;及b.球低於击球员之头部;及c.球是被捕手合法接住。注:(快式)被接住之擦棒球为好球,应连续竞赛;(慢式)则为死球。除非球先触着捕手之手或手套,否则假设自其身体或地上反弹後再接住,则不视为擦棒球。头盔(HELMET):即是为头脸安全,使用附用软垫衬里的芙好薄但仅以软垫护耳,却不符合规章,至於耳盖可有可无。捕手可戴无护耳之头盔。主队(HOMETEAM):即是在自己球场上竞赛的球队。假设在中立的球场竞赛时,应相互协议或抛硬币打算之。违规球棒(ILLEGALBAT)1之所规定的球棒。违规击球(ILLEGALLYBATTEDBALL)以下情形均为违规击球:击球员任一足,完全踏出击球区外之地面,且击中球(不管是界内或界外)时。b.击球员足的任一部份踏触本垒板,且击中球时。c.击球员持违规球棒或变造球棒进入击球区时。违规接球(ILLEGALLYCAUGHTBALL):即是防守球员使用帽子、面罩、手套或衣服的一局部,脱离正常的位置,去迎接击出或传出之球。违规投手(ILLEGALPITCHER):即是合格球员可以参与竞赛,但是不得担当投手。a.投手在一局中两次面授机宜,被裁判员处退出投手位置。b.(慢式)出投手位置。违规球员(ILLEGALPLAYER):即是球员未告知司来裁判就参与竞赛,当对队於投出次一投球之後,及违规队更正之前向司球裁判报告,即为“违规球员“,则判其退场。假设再参与竞赛则成为“失格球员“。失格球员(INELIGIBLEPLAYER):即是球员不得再参与竞赛,由于被裁判员驱遂离场。失格球员不得再度参与竞赛,否则被判“夺权竞赛“。正飞球(INFLIGHT):即是击出、传出或投出之球,尚未触着地面或防守球员以外之物体前的状态。负险(INJEOPARDY):即是竞赛进展中,显示对於进攻队的球员有可能被刺杀出局的状态。内野区(INFIELD):即是内野球员正常的防守区域,其为界内区的一局部。内野飞球(INFIELDFLY):即是指内野球员简洁接住的界内飞球(不包括平飞球或触击飞球)。当在二人出局之前,有跑垒员占一、二垒或一、二、叁垒时才成立。投手、捕手或任何外野球员在内野区接球时,亦视同内野球员接球处理之。注:当击出之球可能成为内野飞球时,裁判员应马上宣判“内野飞球-击球员出局“裨益於跑垒员。假设该球接近界限时,则宣判“假设为界内则为内野飞球“(INFIELDFLYIFFAIR)。其球为活球,跑垒员在防守球员接球之後可冒险进垒;或防守球员触着球之後可返触垒再进垒,此与一般飞球处理一样。假设是成为界外球,则视为界外球处理。假设已宣告“内野飞球“,末触着防守球员而落於内野,再由一、叁垒包之前反弹至界外者,则为界外球。反之,先落於界外区,再由一、叁垒包之前反弹至界内区者,则视为内野飞球。局(INNING):即是攻、守两队互换一次为一局。在进攻队叁人出局时,即攻守互换,此乃一场竞赛的一个单位。阻碍(INTERFERENCE):即是进攻队球员或其球队人员有阻挡、拖延或干扰正在处理球之防守行为。合法触球(LEGALTOUCH):即是防守球员确实持球於手中,触着未触垒包之跑垒员或击跑员。假设非跑垒员有意碰(撞)落其手中之球,防守球员之球触跑垒员後球随即落地,则此触球无效。只要是用持球之手或持球之手套确宣触着跑垒员即可。合法接球(LEGALLYCAUGHTBALL):即是防守球员使用单手或双手确实接住击出平飞球(LINEDRIVE):即是击成平直而直接飞入球场上空之球。阻碍(OBSTRUCTION):阻碍的行为即是:防守队的球员或其球队人员有阻挡或阻扰击球员的击球。防守球员(1)未持球;(2)不在处理击出之球的防守动作;(3)非正在接传出之球时,阻挡正在进垒中的跑垒员或击跑员的行为。进攻队(OFFENSIVETEAM):即是正执行进攻的球队。外野区(OUTFIELD):即是垒线围成的方块区之外侧且介於一、叁垒两界限之间,且非内野球员的正常防守区,其为比打球场之一局部。滑过垒(OVERSLIDE):即是进攻球员,试图滑进垒,因衡劲太大而超越过垒包,旦未保持与垒接触,故处於危急之中。但是击跑员可以冲过一垒的垒包,假设无进次垒之企图而马上返垒时,则无出局之险。传出场外(OVERTHROW):即是防守球员之间的传球为使各垒间离垒之跑垒员或未上垒之跑垒员出局,造成传出之球超出球场外或成为障碍球。漏捕(PASSEDBALL):(快式)即是投手合法投出之球而捕手在正常状态下,可以接住或挡住的,但结果却漏接了。投球(PITCH):即是投手将球投给击球员之动作注:假设是投出之球成为障碍球或投出场外,则赐予全部跑垒员,於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