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的闹钟响起,你猛地灌下一口冰镇红牛,电视屏幕里绿茵场上的拼抢正酣。这可能是过去一个月里,无数中国球迷的真实写照。2022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世界杯红牛了"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能量饮料消费激增,更是球迷们精神状态的生动写照。
"看球不喝红牛,就像足球没有加时赛——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北京朝阳区某酒吧老板张伟笑着告诉记者。
据京东消费数据显示,世界杯期间能量饮料品类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53%,其中红牛品牌独占鳌头。特别是11月21日英格兰对阵伊朗的小组赛期间,即时配送平台记录到凌晨2-4点的红牛订单量达到日常同时间段的8倍。
敏锐的品牌方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四年一度的营销良机。红牛中国在小组赛期间推出"猜比分赢一年红牛"活动,官方微博互动量暴涨400%。更绝的是他们与外卖平台的合作——凌晨下单送红牛+眼药水的"观赛急救包",这个创意直接登顶微博热搜榜。
专家视角: 清华大学营销学教授李岩指出:"红牛成功将产品功能与足球赛事的高强度、高对抗特性绑定,形成了'看球就要喝红牛'的条件反射,这种品牌联想的价值远超短期销量。"
随着阿根廷队捧起大力神杯,这场持续一个月的足球盛宴落下帷幕。但"世界杯红牛了"的现象级表现,留给营销界的思考仍在继续。当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来临,不知道又会诞生怎样的消费奇观?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球迷们的热情,永远需要某种形式的"能量补充"。